白癫风 http://www.zgbdf.net/m/扁平足干预案例足是人体使用率最高的部位之一。人们日常生活总是离不开走路,每天都在考验着足的功能状态。健康的脚,就像是一双可以展翅飞翔的翅膀,让人们有条件从事各种奔跑、跳跃等活动。但出现功能损伤后,如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扁平足,干预不及时或不彻底,就会造成日后运动能力不足,运动后出现各种不适,影响孩子们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意愿,以至于“运动少-肥胖-不适加重-运动少-肥胖-不适更重”的恶性循环,小朋友们就像折了翼的天使,失去了他们青春年少活泼奔放的“自由”。小明(化名),男,10岁,四年级,身高cm,体重58kg,鞋号36;平时喜欢穿软底运动鞋;日常课业较多,户外运动相对少;喜欢踢足球(每周末能抽时间踢1次),但是每次踢球后足底疼痛和小腿酸痛。咋回事?咋回事?!来来来,小编快速帮大家分析一下:(1)根据上述情况,可以看到小明10岁,身高cm,体重58kg,在同龄儿童当中身高较为居中,但是体重较大偏胖的体型。
他的身高,见红箭头,红方框;
体重,见蓝箭头,蓝椭圆。
有点胖的小男孩!
(2)我们再来看看小明的日常生活穿鞋与运动习惯——平时喜欢穿软底运动鞋;日常课业较多,户外运动相对少。根据儿童足弓发育的生理规律,1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足弓尚未完全成熟,就是说足弓的稳定性不足;而且孩子发育快(身高体重快速增长),对于足弓来讲都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选择合适的、对足弓有支撑作用的鞋,很重要;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但也未必完全是)牺牲一些舒适性。而小明的穿鞋习惯,恰恰是选择了舒适性——平时喜欢穿软底运动鞋,对足弓缺乏支撑作用。忽视了鞋对足的保护与支撑作用。另外,小明日常课业较多,户外运动相对少;对于足与腿,乃至全身的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尤其是关节囊)等的锻炼不足,则可能会出现的是,肌肉力量和张力不足,韧带、筋膜、关节囊的张力不足,出现松弛。那么回归到局部,小腿和足底的肌肉韧带等出现上述所说的松弛,足弓这个“弓”的弦就松了,弓的高度降低、趋近扁平、弹性下降,分解压力和缓冲地面冲击的能力下降;同时,足弓塌陷向下也会压迫上述组织;为运动后足底和小腿肌肉酸痛打下了“不好的基础”。给孩子选鞋注意:中足要有支撑性,前足要有活动性,后足要有保护性。
弦的松紧,直接影响着弓的形态和弧的高度。
(3)小明喜欢踢足球,每周末才能抽时间踢1次,每次踢球后足底疼痛和小腿酸痛。这个又是咋回事?在(1)(2)的背景中能看到小明存在体重偏大、足弓较低、缺乏锻炼的情况。在每周进行一次踢球剧烈运动中,他的足底、小腿的肌肉、韧带、筋膜、关节等将承受短时巨量的冲击,结果如何?可想而知,肌肉韧带等无法耐受如此冲击,从而出现酸胀、疼痛(如果发生在成人身上,则可能出现足底筋膜炎、跟腱劳损、韧带撕裂等问题),这些危险信号是肌肉韧带筋膜等向小明发出了警示“要注意解决问题了,不能再让我们承受这些不可承受之重啦!!!赵州桥屹立千年不倒,是有道理滴!
看看拱形对力的分解原理吧
足弓塌陷,向下压迫足底的血管、神经、肌肉筋膜等组织。
同时足底组织持续被动牵拉,处于疲劳状态。
年11月28日,小明参加了思瑞施儿康组织的“儿童足弓发育关爱季”足弓发育情况筛查,发现是“轻偏中度的扁平足(2级足弓塌陷)”。鉴于小明有较为明显的症状,以及评估结果为2级足弓塌陷,小明妈妈当即做出明智的决定:(1)给小明定制个体化的扁平足矫正鞋垫(撑起足弓快速改善足弓力线、分解各向压力);(2)接受相应的功能强化训练(改善足底和小腿肌肉韧带筋膜等活性,提升组织张力——拉进弓弦,巩固足弓)。由于妈妈日常工作忙,小明上课的时间也很紧;小明自己每周接受一次思瑞施儿康治疗师一对一的远程视频指导,日常居家时按照治疗师布置的训练作业每天进行30-40min的足弓强化训练。倏忽一闪,两个半月的时间过去了,在春节过后刚刚上班的第一周,小明接受阶段性的复评,妈妈和小明都想看看这段时间的是否有所改善。结果给了大家一个大大的惊喜!——足内侧纵弓塌陷、前脚掌的横弓塌陷,都有明显改善!!!有图有真相:左图:年11月28日初评,轻偏中足弓塌陷;右图:年2月21日阶段性复评,轻度足弓塌陷。小明同学扁平足问题的干预,才刚刚开始,成效显著,但不是终局,我们还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