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八字脚,你知道多少

人体的双脚不但起着承托体重的作用,还是人类避震器、推动器,以及在不平坦地面做平衡器之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的脚。

人体的足部,由三个足弓组成,即内侧足弓,外侧足弓和横足弓。

再让我们看下什么是八字脚?

内、外八字脚,是指在走和跑时脚尖是向内或向外的。它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的内、外八字脚。前脚掌内、外侧缘与纵轴形成的夹角不超过5度,为轻度,5度以上是中度,10度以上是重度。

如何来判断八字脚?

爸爸妈妈可以请小朋友自然站立,如果双膝内侧的空间距离超过5cm以上或者X光片检查大腿或者小腿角度超过25度,就是O型腿;如果宝宝自然站立时,双膝内侧紧贴并且两内踝距离超过10cm,就是X型腿。

八字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神经系统病患:脑性麻痹或者脑神经损伤的宝宝,因为肌肉张力过低可能会造成足部扁平,髋关节变型、内八、外八或者畸形;

2.外伤:大腿骨折及生长板骨折可造成X型腿或者O型腿;

3.前足内收(跖骨内收):该形态主要见于马蹄内翻足的患儿,幼儿平躺时足部后端正常,前端却往内收。常见于一岁以前的婴儿,原因多为胎内压迫所致,绝大部分的脚仍然很柔软,稍稍用力就可以把脚的前端往外拨正。

4.胫骨扭曲(胫骨内旋):最常见的原因,因扁平足所引起的足外翻,对踝关节和胫骨产生了内旋影响。

5.股骨扭曲(股骨前倾):即股骨内旋,患儿多于走路开始时出现内八字走路步态,且随着年龄增大慢慢加重,行走时膝和足均向内旋,患儿常呈“W”样坐姿。

6.扁平足/后跟外翻:许多扁平足的小朋友因足部生物力学改变、下陷,足部肌力下降,造成走路内八现象。

7.穿鞋不当:过大或者过小的鞋子无法给予足部正确的支撑,造成足底受力不均,影响足部骨骼发育,产生身体的不平衡。

8.不正确的睡姿:对于喜欢趴着睡的小朋友,若是双脚内倾,也会造成内八;若是双脚向外翻,会造成外八。

9.穿着尿不湿:有的爸爸妈妈为了出门方便,一般都喜欢给宝宝垫上尿不湿,特别是天气冷的时候,长期下来就会引起O型腿或者外八的现象。

10.使用学步车:太早的频繁使用学步车,也很容易引起内八或者外八步态。

宝宝如果出现内八或者外八现象,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小朋友的脚绝对不是成人脚的雏形,它们的可塑性是相当大的,结果形状很容易被改变。小朋友的成长只有一次,正确的足部护理可促使儿童双脚正常发育,防止足部骨骼成长出现偏差及畸形的出现。如有轻度内八或者外八的小朋友,应选择一双大小合适、软硬适中的鞋子。爸爸妈妈观察鞋子是否适合小脚丫时,不妨穿新鞋走两三个小时,将鞋子脱下,察看孩子的脚脚是否红肿,或者是皮肤是否有摩擦的痕迹,如果有上述症状,就表示鞋子不合适。

再次要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一、养成良好的穿鞋习惯,正确的睡姿和坐姿;

二、进行自我矫正的训练:

1、起蹲法,内八字脚的人,两脚外旋位站立;外八字脚的人,两脚内旋位站立,做下蹲起立动作,重复80~次,共练习4组;

2、纵跳法,拐腿跳可以矫正内八字脚,盘腿跳可以矫正外八字脚。或用脚外侧拐踢毽子,用脚内侧连续向上盘踢毽子、足球、沙包等物。两脚各重复80~次,共练习4组;

3、搁腿法,一条腿搁在水平面上,先拉松下肢关节韧带,约10分钟后再用两手扳脚,内八字脚的人向外扳,外八字脚的人向内板,每次10分钟。左右脚各重复4次;

4、直线迈步法,在地面上画两条直线,两直线间的距离成为一横拳,要求脚跟和脚尖都要踏在直线上,步伐由小到大,由慢到快,每次30到50个来回,共练习4次;

5、直线跳步法,在地面上拉一条绳子,让脚掌平行于绳子跑,也可以沿着画好的直线跑,要求每跑一步都要踩在线上,自己的膝盖和脚尖正对着前方,不要偏离。跑50~米,共练习4次。

三、定制一双个人专属的矫正鞋、矫正鞋垫。

小朋友从出生到成长,要学习爬、走、蹦、跳及保持身体平衡等。在这些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会发现小朋友会在走路或者站立时出现内八或者外八的现象。其实三岁以下的宝宝在学习走路的时候,多少都会有点内八或者外八症状。如果三岁以后还发现有这样的情形,就需要进一步检测矫正。

主编:陈建伟

撰稿:童晓

编辑:傅伟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mw.com/bzhg/6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