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期间一直在家憋着,近来天气回暖,妈妈们都按捺不住想带娃出去接接地气了。
作为一枚时尚辣妈,外出谁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打扮得好看点,但是给孩子选鞋这件事还真不能只图好看,一定要选到合适的,孩子和大人不一样,鞋子选不对,对他们脚部甚至腿部的发育都有影响。如扁平足、内八字、高弓足等。
穿鞋不当影响宝宝发育宝宝穿的鞋子小,宝宝的脚趾挤压在狭窄的空间里,会引发甲沟炎、脚趾外翻。
鞋子大了,影响宝宝活动,还可能导致宝宝足内翻或外翻:
鞋垫不合适,会增加孩子患扁平足和高弓足的风险:
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一双真正适合的鞋子应该要让他养成良好的走姿、让她安全行走以及保护脚部的健康发育。
然而,至今都还有很多家长陷入了买鞋的误区中。
这五种鞋
不适合2岁以内的宝宝穿!
毛毛虫鞋很多家长都觉得它很柔软舒适,但是过于上翘的鞋头,会让宝宝娇嫩的小脚丫一直保持着上翘的状态,使宝宝的前脚掌(足弓的前支点)始终受力,影响宝宝的足弓发育。
毛毛虫鞋大多是“一脚蹬”,没有可以调节松紧的粘扣或绑带,没有办法适合所有宝宝的脚型,瘦的脚会在里面“咣当”,胖的脚就可能会压脚面!
毛毛虫鞋还是要等宝宝2岁以后再穿。
工装鞋工装鞋穿起来时尚又好看,但是,孩子的脚踝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工装鞋的结构容易让孩子脚踝用不上力,影响孩子脚部发育。
工装鞋不适合做宝宝的稳步鞋,更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用于矫正内八字和外八字的时候来穿。
机能鞋机能鞋在我国没有相应标准出台,只是商家的噱头,它并不存在什么特殊的功能,而且往往鞋底过厚。
还有很多机能鞋的鞋垫的足弓部位是凸起的,看似是更贴合了宝宝的足弓,实际却影响了足弓的正常发育。
16个月以下的宝宝都是扁平足,6岁之后才会完全发育出足弓。
雪地靴雪地靴虽然好看又保暖,但是却不适合正在发育的宝宝穿。
因为雪地靴鞋底平直,材质过于柔软、而且鞋头比较大,对足部支撑点不稳定、重力分布不匀,宝宝长时间穿着会对关节、肌肉造成很多额外的磨损,不利于生长发育。
另外,正规的雪地靴价格较贵,许多质量不过关的雪地靴不利于热量排出,设计更是不合理,对宝宝的小脚更加起不到固定作用,穿这样的鞋子走路,宝宝的脚会在鞋子里来回滑动,长此以往,容易造成脚部畸形。
洞洞鞋每到夏天,妈妈们都喜欢给宝宝穿洞洞鞋,穿脱方便,妈妈轻松,宝宝穿得也开心。
●90%洞洞鞋的质量不合格。正品的洞洞鞋,是采用树脂和天然橡胶制作的,价钱动辄几百上千。而山寨版的洞洞鞋,多是用价格低廉的塑料制作,可能含有铬、镉、铅等很多致癌物,严重危害宝宝的健康。
●太过宽松,完全支撑不到宝宝的小脚。宝宝的脚骨发育还不完善,足弓浅,经常穿着过于宽大松软的洞洞鞋,小脚丫在大鞋中得不到相应的固定,既不利于生长发育,还容易引起足内翻或足外翻畸形。
●特别容易被手扶电梯卡住,发生危险。儿童穿着这种凉鞋跑跳时,身体难以保持平衡,很容易绊脚摔倒受伤。特别是在乘坐扶手电梯时,易被电梯“齿牙”夹住脚趾而发生意外。
另外,这种鞋子没有包裹脚踝,不利于孩子走路时养成良好姿势。
高跟鞋小女孩都喜欢偷穿妈妈的高跟鞋,但不建议给孩子专门买高跟鞋穿。
童鞋新国标规定,儿童鞋有效跟高不得高于2.5厘米,因为过高的鞋跟会使儿童的骨骼、关节等承受额外的力量,不利于发育。如果鞋跟比较高,那么还会影响孩子的站姿、走姿,走路时甚至会影响全身的发力点,影响肌肉的正常发育。
另外,孩子喜欢跑跳,穿高跟还容易扭伤脚,更容易摔倒!
那怎样才能给宝宝宣导一双合适的鞋子呢?别急,慢慢往下看
关于鞋底的软硬
要视宝宝的年龄大小而定
●学步前的宝宝:
因为婴幼儿的脚掌十分柔软,穿硬鞋会阻碍孩子脚部自然发育。刚学走路的孩子,可以选择在1/2处弯折的比较好,薄底稍软的鞋子,目的在于帮助婴儿站立时掌握脚趾和脚掌的正确位置,掌握走路姿势。
●学步期和已经会走路的宝宝:
对于能跑能跳、关节和韧带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来说,鞋子的后跟和鞋头要有一定的硬度,最好是前三分之一部分可弯曲,后三分之二的部分不易弯曲,鞋身要能起到保护作用。
鞋底和鞋面太软的话反而不利于发育。一方面影响走路姿势,另一方面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足弓,不仅容易造成扭伤,还不利于保护脚尖。
长期穿软底鞋的孩子,患扁平足的概率更高。
鞋底材质——天然牛筋橡胶底最好
宝宝好动是天性,跑跑跳跳停不下来,夏天尤其专捡小水坑去踩,鞋底沾到水更容易打滑。
所以,鞋底的防滑性,直接关系到宝宝的走路安全,必须选择防滑鞋底。鞋底材质在鞋子的吊牌或鞋盒上有标注。
天然橡胶底
纹路深的鞋底
防滑性更好
鞋的内底不能滑,要有点涩才好
宝宝的凉鞋光外底防滑还不够,内底也要有一定的摩擦力。宝宝的小脚容易出汗,如果内底太光滑、摩擦力小,汗湿的小脚在鞋内就容易打滑,走路容易往前搓,顶伤宝宝的脚趾头。
所以,妈妈要摸摸鞋内底,摸起来有点涩涩的感觉才好。
尺码选不对,一切都白费很多妈妈觉得给宝宝选鞋要大一码,但这个标准不一定准确。
你一定听过,宝宝的脚趾离鞋尖有1个手指(1cm)的距离比较合适。
所以很多妈妈在为宝宝买鞋时,喜欢通过摁鞋头或者把指头伸进孩子脚后跟来判断鞋子是否合脚。
但也有宝妈反应这种方法并不准确,按照这个方法为孩子选择的新鞋,结果发现并不合脚。
其实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只是受孩子“足尖反射”的影响,干扰了宝妈的判断。
“足尖反射”是指孩子的脚在受外力压迫时,会像条件反射一样,脚趾蜷缩起来。
所以,在当宝妈以为鞋子合脚时,很有可能是宝宝的脚趾头已经缩起来了。不过宝妈放心,随着宝宝的年纪增长,足尖反射会逐渐消失。
正确的做法,应该用一只手轻轻按住宝宝脚面,防止它移动,再用另一只手摁鞋前方,才能准确判断鞋是否合脚。
▼
这样
除了摁鞋头,很多妈妈还喜欢把手指伸进宝宝鞋子的后面,来判断鞋子是否有足够的放余量。此时,宝宝的小脚丫也会出现“足尖反射”。
和上面的方法一样,宝妈需要一手来轻轻按住宝宝的脚面,一手用小指伸进鞋子的后面。
如果说你要网购,无法去实体店购买的,那请科学并精准地量好宝宝的脚长。
记住:一定要让宝宝站着量,不要躺着量。
这样量度好数据之后,根据宝宝脚长来选择码数。
一般夏季凉鞋需要在脚长的基础上+0.5cm,通常是脚趾离鞋尖要有半个手指的距离。其他3个季节的鞋,一般在脚长的基础上+1.0CM,差不多是一个手指的距离。
给孩子买鞋子,不要太过于随意,一双合适的鞋子,才能让孩子走路更轻松,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去奔跑去探索,这些远比鞋子的外形、价格更重要。
END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