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知识]-什么是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骨髓穿刺术(bonemarrowpuncture)是采集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临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
作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等。
适应1.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2.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3.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穿刺部位选择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
②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5.2岁以下婴幼儿选择胫骨粗隆前下方。2.体位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骨穿的意义骨穿是血液科的最基本诊断手法,也很必要。骨穿"就是为了诊断的需要,用穿刺针穿入骨髓腔,抽取少量骨髓以便做化验用。有些病人误以为骨髓穿刺检查抽取骨髓液会损害人体的精髓、伤及元气,不愿进行检查,实际上骨髓检查所需的骨髓液是极少量的,一般为0.1ml左右,而人体正常的骨髓液总量约为ml,可见骨髓穿刺检查时所抽取的骨髓液与人体总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何况身体内每天还不断地有大量的细胞再生。另外患者往往认为骨髓穿刺检查很痛苦、有恐惧感,其实这也是不必要的。"骨穿"没有任何危险,也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有些疾病,尤其是一些血液病,不做此项检查就难以确诊。如果病情需要,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做,即使骨髓没有任何病变,也是一大收获,因为排除了血液疾病不仅可以免除精神负担,同时还可以免除患者与家人接受不必要治疗所受的痛苦与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贫血有很多原因,但我们最多见的是缺铁贫。通常确诊后采用药物补铁的方式治疗。如果没有好转,说明可能是其他方面导致贫血,如:巨幼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有好多种。也可能是机体吸收铁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为排除可能性,做骨穿是很必要的。通过骨穿可以看到骨髓中各种成分以及细胞的形态变化及组成变化,从而诊断具体的病因,骨穿不是为了证明白血病。
术后护理1.腰穿术后压迫穿刺处10分钟,预防穿刺出血。应去枕平卧4-6小时,防止过早起床引起低压性头痛。若发生低压性头痛,一般平卧时间要延长一些,并多饮盐开水缓解,必要时可以静脉点滴生理盐水。保持敷药干燥,24小时后方可取下。2.术后3日内,穿刺部位勿用水洗,防止感染。3.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血肿,发现有渗血、渗液或血肿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更换敷料或其他处理。
常见问题抽不出骨髓液有哪些可能?(1)穿刺位置不佳,未达到骨髓腔。(2)针管被皮下组织或骨块阻塞。(3)某些疾病可能出现"干抽",如骨髓纤维化、骨髓有核细胞过度增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多次干抽需要进行活检。
禁忌血友病患者禁作骨髓穿刺。
征稿启示
病友之家(内蒙古白癜风医院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