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上午09:50打开电视
锁定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
您的健康管家正在为您守候
油在我们生活中基本上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但你吃的油都吃对了吗?
其实,不同的烹调方式,适宜选用油的种类也不同。
橄榄油适合凉拌
橄榄油是大众公认的健康食用油,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矿物质,还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好处,另外含有微量元素角鲨烯、黄酮类物质和多酚化合物。
橄榄油有容易被吸收、清爽自然不油腻的特性,是天然的护理佳品,可润泽肌肤,也可滋养秀发。
食用建议:最好是用橄榄油凉拌、烘培、嫩煎食物,避免油炸。如果是高级初榨橄榄油:最好只用于凉拌或做汤。
注意事项:橄榄油“高温敏感性”强,一旦油锅起烟,就会产生烟雾及有害自由基,增加癌症、中风和白内障等疾病危险。
推荐:橄榄油应成为中老年人食用油的首选。
花生油最适合炒菜
压榨生产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其中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保存较多。含锌量是色拉油、菜籽油、豆油的许多倍。
食用建议:适合一般炒菜,如烘烤、久煮、煸炒。尽量还是避免高温油煎和油炸。
注意事项:花生油分为压榨产品和溶剂浸提产品,前者更香,购买时,最好挑选大品牌、等级高的产品,这是因为,花生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且这种毒素容易溶于油脂,劣质花生油存在这方面风险。
豆油适合炖煮菜
大豆油的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51.7%、油酸22.4%、亚麻酸6.7%和棕榈酸11.1%,由于亚油酸含量丰富,属于高亚油酸型植物油,并富含维生素E。
注意事项:豆油每日总量不超过25克。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中老年朋友每日不超过20克。
菜籽油日常炒菜
菜籽油中胆固醇含量极少,一般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高达99%,可调节血压、血糖、血脂,增强免疫力。
注意事项:
1.部分菜籽油中含有相对较高的芥酸,影响其营养价值。因此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菜籽油,并多烧一段时间,让部分芥酸挥发掉。
2.菜籽油开瓶后要尽快食用,放置过久,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破坏,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
随着冬天气温的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变大,气候变化喜怒无常,这时候正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高发期。
中医如何解读风湿性关节炎
我们平时常听的风湿性关节炎本是西医的叫法,而在中医里通常可用一个字概括“痹”。
所谓痹证,就是身体的经络在某个部位闭阻了(通常是关节居多),什么情况下会闭阻呢?
我们人体中,如果简单的理解,就两种东西,一种是液体,一种是气体,因为有气体,我们人的液体才能到处流通,人体经络就像密布的管道,气和液要保持一种平衡,才能运行通畅。
痹症的4种类型、表现、调理方法
行痹
表现: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有时兼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患者往往感觉“疼痛位置不定,时而此处,时而彼处,仿佛会走”。疼痛部位多有麻、胀、密集的气感。
易患人群:容易出汗、且出汗后直接吹风扇的人群。出汗时毛孔打开,而此时风邪最容易侵入,也就会造成行痹的发生。
调理方法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羌活:性温,祛寒湿,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无汗、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
牛膝:活血通经;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熟用,补肝肾,强腰膝。
痛痹
表现:遍身或局部疼痛,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冷更剧,昼轻夜重,关节不能屈伸,痛处不红,触之不热,苔白滑,脉弦紧。疼痛关节处多有寒凉、密集、阻滞的气感。
易患人群:喜欢裸露肩膀、脚踝并且长期在空调房里居住的人群。
调理方法
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
着痹
表现:肌肤肿胀麻木,肢体关节重着酸痛,痛有定处,下肢为甚,易受阴雨气候的影响而发作苔白腻。疼痛关节处多有寒凉,阻滞,胀麻的气感。
易患人群:喜欢吃冷食(雪糕、冰镇饮料)的人群。
调理方法
薏苡仁: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黄氏:有益气固表、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当归: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痈疽疮疡。附子:主治亡阳欲脱,冷结便秘,阴寒水肿,阴疽疮漏。
桂皮:有镇静、镇痛、解热、增加冠脉流量。细辛:散寒,行水,开窍的功效。并具有治风冷头痛,鼻渊,风湿痹痛等作用。
热痹
表现:起病急骤,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触,屈伸不利。多有发热恶风,多汗,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调理方法
忍冬藤:可用于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
石膏: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大医本草堂》明天上午看点
下期《大医本草堂》,特邀中国小针刀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原风湿骨科主任陆继普,带您了解如何告别缠人的类风湿!
点击
-
喜欢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