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鞋加垫能治病这是真的

日前,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唐康来教授说到,8-12岁孩子若有平足可考虑配置一双矫正鞋垫,效果不错。于是,很多网友前来咨询如何定制矫正鞋垫。今天,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陶旭博士来为大家讲解有关足部矫正的相关知识。

没错,“穿鞋加垫”真能治病

“很多人听说孩子患有平足,非常紧张。这种紧张来源一个误区,认为‘手术是治疗足踝部疾病的主要手段’。”陶旭博士介绍说,这种观点不完全对,对于应用非外科手段无法治疗的疾病,手术是第一选择,更多的疾病应积极保守治疗,足弓垫等辅助支具以及胫后肌腱功能锻炼是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其中,矫正鞋垫是保守治疗中非常好的一种选择。

很多足踝部疾病、畸形的早期,均可应用足踝部鞋垫进行干预,甚至手术后应用鞋垫辅助康复,例如:糖尿病足、高弓足、平足畸形、跖腱膜止点骨刺、前足Freiberg病等等。

一定二量三穿科学来“加垫”

“既然矫正鞋垫有用,在网上购买好了。”一网友看了我们上次稿件就网购了三双“矫正鞋垫”。

“这些做法并不可取,”陶旭博士指出,“矫形鞋垫最好要做个性化定制,以平足为例,必须根据足弓塌陷程度定制,才可以更有效地缓解内侧纵弓。”

正如孩子眼睛近视,我们需要通过验光配镜才能得到一副合适的眼镜一样,患有扁平足等足病,也需要遵循科学流程才能配到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垫。

第一步:“一定”即判定是何种足病

以平足为例,肉眼结果并不能作为诊断标准。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平足?

观察孩子走路的姿势以及站立时内侧足弓有无塌陷。“平足是在5-6岁左右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陶旭博士告诉小编,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肢力量的增强,如果胫后肌腱的力量仍然不能维持足弓,导致内侧纵弓塌陷最终形成平足。

分析

包括对孩子的身高、体重、年龄的分析,如果孩子在8岁左右出现内侧足弓塌陷,或伴有前足外展、后足外翻的体征,则可以诊断平足症。

X线检查

站立位拍摄足部X线正侧位片是判断平足最主要的影像学证据。

第二步:“二量”即准确测量足部数据

定制鞋垫视个人情况而定。例如平足,则需准确测量足弓塌陷情况,需要由专业康复支具师在专业仪器上获得足弓的各项数据后,再定制个性化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足弓在负重和非负重的差别较大,在负重位获得数据更为准确。

第三步:“三穿”即科学地穿戴

拿到一双定制鞋垫后,则需要科学地穿戴。

保证足够的穿戴时间

刚开始每天穿戴1~2小时,逐渐过渡到7~8小时,如无不适应,每天行走时应尽可能多穿戴。

矫正鞋垫穿多久才可以有效果呢?“因人而异,”陶旭博士介绍说,“由于成年人骨骼已停止发育,需要长期穿才能矫正趋向正常足弓和直型腿的步态,除了可以减轻不适,并且也可以降低不正确施力下的伤害或是运动伤害的风险。如果是孩子,骨骼处于发育时期,则需要定期检查足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定做矫正鞋垫,直到平足得到纠正。”

根据情况适当更换

儿童鞋码数加大后应及时更换新鞋垫,一般来讲,“半年跟换一次鞋垫比较合适。”陶旭博士说。成年人码数一般无变化,如果是重度运动使用者并且经常使用,大约6~8个月需要再换一双新的鞋垫以确保使用最佳状态。若是一般运动量,成人大约1~2年才需再换一双鞋垫。

正确认识“不适”

引起“不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穿着不当,换穿矫形鞋垫前,应先取下旧鞋垫。否则会感觉过紧。如果取下后,仍然感觉过紧,可以考虑使用尺寸大一码的鞋子。二是生理性“不适”。大多数人刚穿鞋垫时,都会感觉到“不舒服”,这是因为矫形鞋垫在重组脚部结构过程中,由于肌肉调整所致。当身体适应后,这种不适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最后,陶旭博士提醒,有些孩子有扁平足,但平时没有表现出不舒服和其他症状,于是家长会觉得没必要让孩子进行矫正。对此,陶旭博士说,青少年柔韧性平足是可复的,虽然没有临床症状,但是内侧足弓消失会导致距下关节外翻、跟腱萎缩等下肢力量传导问题。如果平足得不到纠正,最终形成僵硬性平足时则需要手术治疗。

信之,别迷信之

陶博士也郑重提醒,“盲目相信矫正鞋垫也是不正确的,具体问题得具体分析。治疗足踝部疾病,患者应到专业足踝门诊就诊、咨询、治疗。”

内容转载自







































怎么样治疗白癜风好呢
白癜风治疗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mw.com/bzhg/1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