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已迈着她轻盈的脚步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寒意已经很明显了,所以很多注重养生的人士也开始了把泡脚纳入睡前必备,来缓解一天的疲惫,就连我们“皇后娘娘”孙俪也在主张泡脚呢,但是泡脚你是认真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泡了那么多年脚,你到底泡对了吗?
泡脚时
上半身不出汗,下半身出汗→肾寒
上半身发热,下半身不出汗→气虚
泡脚三个最佳
一、泡脚最佳时长
很多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一两个小时,这是错误的做法。泡脚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但是,特别提醒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二、泡脚最佳水温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
泡脚时,不能确定水的温度时,建议用手试而不要用脚试,因为手比脚对温度更敏感。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洗脚时用温度计测定温度,以避免烫伤。
三、晚上九点泡脚最养肾
建议晚九点泡脚最能养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热水泡脚不但可以起到滋肾明肝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如果泡完脚后,再适当做几分钟足底按摩,对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好,脏腑器官也更能得到进一步的调节。
泡脚的四个禁忌
一、忌刚吃饭或空腹后泡脚。应饭后半小时。
二、忌水温过高。应低于50°,以足温最适为佳。
三、忌时间过长。应20分左右,微微出汗既可。
四、忌自作主张,乱放中药。泡脚禁忌:经期或妊娠期妇女;有出血症状的病人不可泡脚。
泡脚的六个注意
一、太饱太饿时都不易泡脚
泡脚时,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二、严重心脏病、低血压病人当心晕厥
因为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三、热性体质不宜泡脚
对于热性病患者则不宜泡脚,如高热、出血、口热舌干等。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对温度不敏感,或患有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等,特别要注意水温,因为这类患者容易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知迟纯,就容易被烫伤。
四、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易泡脚。
五、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
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
六、儿童不宜用过热的水长时间泡脚
因为足弓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形成的,因此要从小注意保护。如果常用热水给小儿洗脚,足底的韧带就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容易形成扁平足。泡脚小偏方
盐泡:温水中加入两大匙盐巴,盐有消炎杀菌、通便的效果。
姜泡:温水中加入几块打扁的老姜生姜,姜有散寒、除湿的作用。
酒泡:温水中加入一瓶米酒,或用其他酒类,可促进血液循环。
柠檬泡:温水中加入两片柠檬,可顺气提神,预防感冒。
醋泡:温水中加入3大匙的白醋,可中和体内的酸,滋润皮肤。
所以,你的脚泡对了吗?
(此文转载,感谢作者)
给大家分享个小视频
足部是有6大经络中经穴34个、奇穴5个,足部的腧穴有3个,被喻为人体的第二心脏,穴位吃药可以促进机体排泄沉积的代谢物,改善气血循环,滋养筋脉、骨骼、肌肉致全身轻松,也可温敷患处。一举两得
迈净堂静脉养护中心(全国总店·合肥店)